缕字诗词( 六 )


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 , 笔姿的骏利 , 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 。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 , 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 , 又有豪情和欢悦 。
快船快意 ,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
4、《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简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 , 时称东都 。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 , 大概正在客栈里 , 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 , 作此诗 。
这首诗写乡思 , 题作《春夜洛城闻笛》 , 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 , “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
已经是深夜 , 诗人难于成寐 , 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 , 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 , 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 , 春夜闻笛《折杨柳》曲 , 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
因此情真意切 , 扣人心弦 , 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
5、《关山月》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 , 戍卒的遭遇 , 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 , 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离人思妇之情 , 在一般诗人笔下 , 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 , 与之相应 , 境界也往往狭窄 。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
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 , 才会如此下笔 。
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 , 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 。
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 , 并在这样的思索中 , 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 , 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 , 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
李白(701—762) , 唐代诗人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 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 , 仗剑出蜀 。
天宝初供奉翰林 , 因遭权贵谗毁 ,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
安史之乱中 , 曾为永王璘幕僚 , 因璘败系浔阳狱 , 远谪夜郎 , 中途遇赦东还 。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 , 后卒于当涂 , 葬龙山 。
唐元和十二年(817) ,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 , 将其墓迁至青山 。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 , 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 , 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 , 并“好剑术” 。
相信道教 , 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 , 留存很少 , 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
在此后十年内 , 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 ,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 , 他曾一度抵长安 , 争取政治出路 , 但失意而归 。
天宝元年(742) , 被玄宗召入长安 , 供奉翰林 , 作为文学侍从之臣 , 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
不满两年 , 即被迫辞官离京 。
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
此后11年内 , 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 , “浪迹天下 , 以诗酒自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