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格式怎么样?(16)


3、体会阮恒献血前矛盾的心理:
设计:
抓住“颤抖”“举──放──举”这几个动作,运用题问题──填想法的方法,结合后面的课文,体会学生内心的想法 。
(设计抓点但不到位,要深入进去 。)
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很好,正好扣住了这一句话的重点:“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举起来了为什么又放下了,然后又举起来了 。”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比较沉闷,后来有几个同学回答了,有一个同学联系了后文,虽然表扬了,但没有砸死,所以多数同学还没有联系后面的文章 。这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来不及思考,干脆就不去思考了 。
(问题有些琐碎)
4、感受献血的过程:
设计:
通过描写阮恒动作、神态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献血时越来越深的恐惧,以及越来越极力的掩饰 。
(目标定得好,要有方法达成目标 。)
由于只给了孩子段落,没有落实那些动作、神态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点词语时非常茫然,能体会出“恐惧”与“掩饰”的词语绞在了一起,绕不出来了,最后板书也不完整,很混乱,孩子还是很茫然 。他们虽然说出了这两层意思,但没有体会出“越来越”这层意思,也没有很清楚的联系到具体的语言文字 。
5、领会“朋友”的真谛:当朋友遇到危险时,要不顾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难去帮助他 。
(前面没有入情,后面牵强拉出,只是有环节,没有情感投入 。)
学生对献血过程中的“恐惧”与“极力掩饰”体会不深,很自然就体会不到“朋友”的真谛了 。所以还停留在导入交流时那浅层次的“互相帮助” 。
透过学生的表现,老师要学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于老师目标不明确,或者缺乏方法指导 。
【老师们听课后的建议和意见】
久老师:导入的问题,“朋友”想到什么?可以放在开头,想怎么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再读“他是我的朋友”,体会出阮恒的感情 。
一阵沉默之后……小手举起放下,设计巧妙 。
闫老师:听课人更清醒 。备课时候要想第一课时到底做什么,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领会就牵强 。这节重点品析,重点部分要让学生感受透彻 。导入设计要有首尾呼应的层次性,我们感知和学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们的感知到的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也感受到 。学生对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实,在生活中感知,然后补充完整题目 。认知两个人物,她?我?重点品读的时候,要读进去 。泡泡语,课后题目,要抓住 。“迫在眉睫”学生感知好,读完说,说完读,没有思绪断层 。说,是个体的说,推动群体的感悟,深化要通过读悟出来 。读要有发展,但不到位 。比如某些孩子出现问题,读错字音,课前预习要到位,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要放下教案,给学生范读,加强语感培养 。第五自然段阮恒的犹豫、矛盾,要体会到,朗读出来 。阮恒后来的表现层层递进,变化读出来,采取多种方式,自由读──注重阮恒的表现,再读──看看图,关注图上内容,再读,形象化地读──配合着读 。结尾体现个性化朗读 。可以配乐,音乐、美术、语文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