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诗词都充满哲理陆游游山西村( 二 )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
“社”为土地神 。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
”到宋代还很盛行 。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
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无时,随时 。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
求陆游《游山西村》[编辑本段]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莫笑农家腊酒①浑,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
山重水复③疑无路,柳暗花明④又一村 。
箫鼓⑤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
从今若许⑦闲乘月,拄杖无时⑧夜叩门 。
[编辑本段]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古风依旧存留 。
从今日起,若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
注释 。
①:腊酒: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
豚,猪,诗中代指猪肉 。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
⑤:箫鼓:吹箫打鼓 。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
⑦:若许:如果这样 。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
⑧:无时:随时 。
叩(kòu)门:敲门 。
[编辑本段]佳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
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
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 。
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 。
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 。
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
豚,是小猪 。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