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8)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 激发兴趣 。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 找出不同 。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 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
二、开门见山 , 导入新课 。
1、这节课 , 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
2、学生齐读课题 , 教师质疑:从课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主交流 。
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
1、图文结合 , 体会葫芦的可爱 。
(1)、出示葫芦图片 , 引导学生评价葫芦 。(可爱 )的葫芦
(2)、出示:( 可爱 )的葫芦 多么可爱的葫芦哇!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感叹句的语气 。(赞美)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 , 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 体会葫芦的可爱 。
(5)、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 , 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 。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 , 同学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呢?
2、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
(1)、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
(设计意图:让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 , 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 , 身临其境 , 感情自然会出来 。)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
1、出示:小葫芦变黄了落了 。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 , 一个一个都落了 。
2、学生读中比较句子意思的不同 。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 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伤心)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
4、多媒体出示文中两幅图进行比较 , 找出不同之处 。
①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 , 一是满脸惊讶 。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 , 一是枯黄的叶子 , 有的还有小孔 。
③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 , 一是掉在地上 。
过渡: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 , 同学门脑子里有什么疑问吗?指名交流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 , 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