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词五句( 六 )


《秋思赠远》 4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子夜吴歌·秋歌》 43、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关于月亮的英语小诗五句话】作业帮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唐朝 。
诗名:《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解释:小时侯,年少无知,误将月亮当作又圆又亮的白玉作的盘子!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宋 诗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释: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诗名:静夜思 解释:映照在井栏上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
ps. 床是井栏的意思,不是卧室的床 4,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 孟浩然 唐 诗名: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 解释: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 。
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
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 。
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 。
“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
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 。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
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 。
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 。
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
5,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诗名:枫桥夜泊 解释:这首诗的题目就很精练 。
“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 。
四个字,该介绍的都介绍了,“吝啬”到了极点 。
然后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 。
“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 。
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太阴西坠,乌鹊哀鸣,张继的哀怨之气与郁闷之气贯注其中,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浓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 。
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 。
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感觉 。
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 。
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 。
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一切描述都是为了突出这个“愁”字 。
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再加上秋风的低吟,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 。
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 。
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姜江水流: 李白 诗名: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释: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山水与友人的依恋之情 。
首二句写月,以“峨眉山”修饰“月”,则月成为峨眉山独占之月,可见爱月缘于乡情,而将高悬于秋夜天穹之月同时引入平羌江水之流,则江、天、山、月互映,诗境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