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典诗词( 九 )


全篇大起大落 , 诗情忽翕忽张 , 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 , 最后归结于「万古愁」 , 回应篇首 , 如大河奔流 , 纵横捭阖 , 力能扛鼎 。
全诗五音繁会 , 句式长短参差 , 气象不凡 。
此篇如鬼斧神工 , 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 , 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 , 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 , 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 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 , 被宋太宗毒死 。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 , 愁思难禁的痛苦 。
全词不加藻饰 , 不用典故 , 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 , 寓景抒情 , 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 , 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 , 贴切感人 。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 , 后主四十二岁生日 , 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 , 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
追封吴王 , 葬洛阳邙山 。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 , 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 , 中秋月圆 , 岁月不断更替 , 人生多么美好 。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 , 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 , 身为国君 , 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 , 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 , 李煜当国君时 , 日日纵情声色 , 不理朝政 , 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 , 我们不难看出 , 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 , 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 , 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 , 春花又将怒放 。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
诗人身居囚屋 , 听着春风 , 望着明月 , 触景生情 , 愁绪万千 , 夜不能寐 。
一个“又”字 , 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 , 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 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 夜深人静 , 倚楼远望 , 只见月光如水 。
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 , 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 , 可又不能不“回首” 。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 , 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 , 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 , 极为沉重 , 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 。
“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 , 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
以上六句 , 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 , 往昔与当今 , 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 , 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 , 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 , 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 , 一发而不可收 。
词人满腔幽愤 , 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 , 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 , 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 , 长流不断 , 无穷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