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目送》有感格式怎么样?( 八 )



读《目送》有感格式怎么样?


在这个暑假里我选择阅读了龙应台的《目送》 。这本书之前已呆在家里的书架上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终于在这个暑假,我拆开了本书的包装,翻开去阅读 。
初次见到这本书时是在一个书店 。当时我被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封面所吸引了
龙应台,这个作者的名字我很少听说也很少触及 。其次,这本书的配图是一个女人推着自行车,车上坐着一个孩子,给人一种年代的沧桑感 。旁边有一行配字这样写道: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 。初次印象便是老少皆宜的读物 。
全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篇——目送了 。"目送"即是书名,也是开篇的名字 。
这一篇也大概描述了作者的儿子——华安,儿时、少年、青年时几个与作者离别的场景 。儿子开始松开母亲的手学会独立,这也是所有孩子普遍的成长轨迹,也许你看到这里会产生一些共鸣吧 。每一次与儿子离别的场景都是历历在目,其中也凸显出来儿子成长的变化 。从"他不断回头"到"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得音乐",儿子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开始减少了 。好像越走越远时,作者也开始慢慢懂得了一些 。之后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一些事也开始让我内心有很多触动 。父亲曾经倒车的身影变成了坐在轮椅上残疾的身躯 。最终,作者赴火葬场送了父亲最后一程,也是作者对父亲的最后一次目送 。这时,作者也开始领悟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秘密告诉你,不用追"
在读这本书时,我曾多次想起朱自清的一篇文章——《背影》,但其中似乎有些不同,这需要我去慢慢地解读了 。
《目送》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情等等,每一次的目送好似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

读《目送》有感格式怎么样?


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总是书封——那是一种铺陈在亚麻布上晕不散化不开的绿,或深或浅 。
很喜欢书中的文章,淡淡的,毫不经意的一笔文字,就能掀起心中的一片涟漪 。时间抹平了龙应台母亲最深的记忆:“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小晶 。你看着我 。”“我女儿不在这里,谢谢你 。”昔日赖着母亲的儿子长大,懂得为妈妈做饭,心疼她:“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 。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做给自己吃 。”温暖人心 。还有,还有她的父亲,她写到:“我慢慢的,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 。不必追 。”()敞开心扉的龙应台,满纸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