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范文有没有?( 六 )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 。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 。此说大体不错 。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 。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 。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 。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 。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 。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 。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 。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 。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 。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 。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 。这是纪实 。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 。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 。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 。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 。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