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经典诗词( 五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唐·杜甫《水槛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唐·王维《观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唐·白居易《卖炭翁》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
唐·温庭筠《望江南》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宋·周敦颐《爱莲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乐府诗集·木兰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唐·杜甫《春夜喜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宋·晏殊《浣溪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宋·朱淑真《生查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唐·王翰《凉州词》 ...
杜甫的经典诗句请朋友帮帮找两句杜甫诗歌中千古流传的经典诗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有是故乡明 。
——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功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其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经典诗词、美文摘抄(外加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
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
总结前人研究.《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