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因斯坦的故事》有感怎么写?( 四 )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我成天吃喝玩乐,早上刚张开眼睛就看电视,接着玩电脑,最后跟我的小狗玩,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妈妈让我写作业,我就挥挥手说:“早着呢!我都不急你急什么?明天再做吧!”妈妈气得刚说了几句,我就顶嘴 。就这样今天说明天,明天说后天,有时没办法,只好装模作样地写两个字,又开始玩橡皮了 。时间像飞箭,转眼就快要开学了,我才想起还有八篇日记、四篇摘抄和抄写还没做呢,眼看离开学只有两个星期,我便急得整天没日没夜地补作业,质量当然不敢恭维了 。直到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有一大半的作业没补完,还被妈妈训了一顿,那天晚上,我补到11点,已是筋疲力尽,转身一滚,便倒在了床上睡着了 。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6点半了,便收拾好东西向学校奔去 。谁知晚上补的作业落在了家里,被老师冤枉每做 。我心想:唉,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呢?如果我早点写完作业,也不会有现在的下场了 。是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间是保贵的,它会在每个人的身旁悄悄地流过,最重要的是,你是怎样去珍惜它,利用它 。这次读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我深深地领悟到“今日事,今日毕”的真正含义 。

读《爱因斯坦的故事》有感怎么写?


在一个深黑的夜晚,我在台灯底下默默地读完了《爱因斯坦的故事》这篇文章 。爱因斯坦那勤学好问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
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和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有点迟钝 。到了三岁还不会讲话 。记忆力也非常差,特别苦于记课文和单词 。可是,经过了他的努力,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
在爱因斯坦四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 。他发现手一松开,指针仍然指向北方 。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父亲 。父亲说:“这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问题 。”可是爱因斯坦仍不放弃,让父亲教他认字 。而在爱因斯坦12岁那年,他的叔叔雅各布给他出了一道勾股定理 。他冥思苦想,终于得出了这条定理 。然而,在爱因斯坦16岁那年,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用光线一样的速度,人的眼睛会看见什么?许多人都不知道,也不理睬,觉得是个怪问题 。可爱因斯坦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思考,只是慢慢地去解决它 。
读完了《爱因斯坦的故事》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因斯坦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就算是别人觉得是个怪问题而不去理睬时,他也不放弃去研究它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人名言: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我们只能够看见当他成功的一面,而不能看见他的背后付出的有多少 。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谈废话 。只要有恒心和耐心去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