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经典祭福诗词( 三 )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
”清幽婉丽,独出机抒;陆游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
”虽平铺直叙,却也于拙朴中见精巧;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更是久传不衰的佳句 。
古诗词里的清明就是这样意象万千,隽永悠长 。
但无论是悲欢离合、哀思绵绵,还是风和日丽、杨柳依依,它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
清明时节,春雨潇潇,踏青扫墓,祭奠先人,吟诵古诗名句,领略诗人意趣,不失为悦情赏心之雅事 。
清明祭祖诗词清明祭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
清明祭碑前片片飞花乱,眼底丝丝泪血煎.隐约呼儿声在耳,依稀鲤对梦如烟.悲情似水归何处,岁岁春风泣杜鹃祖...
【关于清明的谚语】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歌赋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
清明节相关诗词1|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 。
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 。
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
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
2 | 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 。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 。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
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3 | 白居易还有一首《清明夜》:《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点评】《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 。
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
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 。
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 。
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4 |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