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1000字(16)


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借书中的人物和观点来反思自身 。首先从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一些缺点,人们总是会去瞧不起有点理想但却没有任何成就的人,也总是会以自己固有的偏见去看别人,常常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觉得别人的死和自己都没有关系 。而我们既然读了这本书,看到了这些人,就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再从孔乙己身上,我觉得以现在的观点看,导致孔乙己的悲剧最大的原因(除去时代的影响)是他的好吃懒做,自认为自己有本事所以不想去做体力工作 。而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想法,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能做一些简单无趣的工作,不要“低不就高不成”,一个能做大事的人一定是能做好小事的人,要记得月亮与六便士同样重要!

《孔乙己》读后感1000字


一曲悲歌有笑声
知道鲁迅先生的人,多少对他的作品有些了解,多少也知道一点儿先生作品中的人物,想必也该知道孔乙己 。
孔乙己这个名字,出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 。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无疑是可悲的,而故事的背景也就注定了孔乙己命运的“可悲” 。
从孔乙己出场,整篇小说就带上了些讽刺和悲剧色彩,而且越往后,这种讽刺和悲剧就越明显 。一部优秀的小说,它的意义和价值是要靠读者细细品出来的 。孔乙己的“悲”也是读者悟出来的——有人初读这篇文章时,是笑出声来的,所以全文一定会有一个“误导”读者的地方 。《孔乙己》中,这个地方已经被提示得很明显了:一个悲剧小说中,从头到尾,各行各业人的笑声 。悲剧里的笑,显然有那么些不自然,又是那么刺耳,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
“喝酒的人看着他笑”,“众人哄笑起来”,“也都哄笑起来”,“附和着笑”,“在笑声中走散了”,“笑着对他说”,“便和掌柜都笑了”……从头一直笑到尾,笑声愈响,欢快的气氛就愈浓,孔乙己的悲惨色彩就愈浓重,以至到后来孔乙己自己都无底气了,低声地恳求道“不要取笑” 。
我们不知道孔乙己年轻时的样子,但至少,他现在是悲惨的 。在无情的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孔乙己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书的数量还是有限的,也是由于科举,导致孔乙己只重视课本,轻视劳作,甚至是排斥劳作,也滋生了他“好吃懒做”的恶习,于是钱越用越少,小偷小摸的行为越来越多,被人们嘲笑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使他的生活陷入一个死循环,最后困死在这个漩涡里 。我也无法判断究竟是该斥责他,还是同情他 。他的一生是一曲悲歌,只是这首歌,以笑声开始,又闭幕于笑声之中 。“孔乙己总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