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杆”和“量”为多音字)及新词 , 认读3个字 , 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 。
2、认识冒号和引号 , 体会它们的用法 。
3、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
4、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 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 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
教学重点:学习边读边思考 , 提出不懂的问题;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 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说的称象办法 , 知道这个办法好在哪儿 。
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识生字 , 读准字音 , 认清字形 , 了解字义 , 把握文章内容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学习默读课文 , 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
4、认识冒号和引号 , 体会用法 。
5、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 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 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
教学重点:
学习边读边思考 , 提出不懂的问题;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 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说的称象办法 , 知道这个办法好在哪儿 。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你日常生活中都知道有哪些秤呢?(结合实际说一说)(困)
问:你们知道这么多啊 , 那要是想秤大象应该用什么秤呢?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曹冲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 读后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 并同桌互查生字 。检查读词 , 了解大意 。(生字带音节)
曹操、曹冲(你对他们有哪些了解)[曹操 , 即魏武帝 , 字孟德 ,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 自幼聪明好学 , 深得曹操宠爱]
秤杆(指一指 , “杆”是多音字 , 读准音)、船舷(读准“舷”的音)、像堵墙(有些夸张)
2、指名朗读课文 , 大家评议是否正确 , 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
三、精读课文:
1、大家提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3种 。官员们的办法有2种:造大秤、宰大象 。曹冲的办法是:(课文第4自然段))
指名读读曹冲的办法 , 并进行课件演示 。
2、你认为谁的办法好 , 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 既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 又能保全大象 。)
3、比较: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结合课文说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