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诗词

徽州古城诗词

宏村与徽州古城哪个好,宏村和徽州古城的区别 徽州古城和宏村不好比较,感觉不是那么一样,一个更市井一点,一个更像景区一点,区别:古徽州人崇尚风水,在建筑上非常讲究风水学说 。
徽州多山,一般村落都是四面环山,形成封闭空间,风水理论就认为水口就是村落的咽喉,被看成是村庄人丁兴旺、财富聚集的象征 。
唐模村是徽州水口园林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神韵 。
为留住财气,除了选好水口外,还必须建筑亭、台、桥、榭等建筑物来镇锁,还会种许多高大的树木,不但具有防卫、聚会、休憩等功能,还改善了村落的环境 。
唐模村的水口便是古人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建造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以水口园林为经典,水乡景致,水街古韵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古村落 。
宏村是国家5A级景区,中国画里乡村,曾拍过《卧虎藏龙》等多部影视剧,也是徽派建筑的最佳代表,是人们旅游、摄影的绝好地方 。
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展开全部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 宋 作者: 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 宋 作者: 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 明 作者: 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
...
描写凤凰古城的诗词有哪些?展开全部 1.《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2.《水调歌头·此夕酹江月》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此夕酹江月,犹记濯缨秋 。
濯缨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 。
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 。
芙蓉阙,鸳鸯阁,凤凰楼 。
夜深白露纷下,谁见湿萤流 。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鱼无酒,不了一生浮 。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 。
3.《鹧鸪天·烛影摇红玉漏迟》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烛影摇红玉漏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