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读书笔记如何写?( 三 )


不过墨尔索对于婚姻的看法其实蛮像现在社会的婚姻 。很多人因为年龄大了 , 碍于社会和家人的眼光 。选择了一个自己不讨厌的人结婚 , 然而那个人是不是爱的不重要 , 重要的是不讨厌足矣 。
我想哪怕墨尔索没有这宗让他致命的命案 , 也总会有其他的事情让他最终牺牲 。因为他活得太透了 , 这样的人生意义绝不是我想要的 。人活一场总会有七情六欲 , 喜怒哀乐 。才三十六岁的他却把一切都看透 , 有点像其他文章描述的:有的人二十多岁就死了 , 八十岁才埋葬 , 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

《局外人》的读书笔记如何写?


小说《局外人》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 , 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 , 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 , 也不流泪 , 将母亲埋葬后 , 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 , “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 。回到阿尔及尔 , 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 , 游泳、看滑稽电影 , 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 。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 , 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 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 , 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 。而女友的求婚 , 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 。邻居莱蒙请他写信 , 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 , 他想都没想 , 欣然答应 , “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 , 我说不” 。而他不知道 , 他在不自觉地卷进一场斗殴中 , 最后在海边 , 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
接着 , 他被审判 , 固然他有罪 , 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失笑 。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痛处 , 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于是 , 默而索被判了死刑 , 但他似乎对这一切尽不在乎 , 当他知道上诉无看之后 , 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 并拒尽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 , 可回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 。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 , 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痹了 , 对于一切东西 , 他都接受 , 唯独最后拒尽对上帝的忏悔 。
但我以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 , 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 , 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 , 是由于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 , 而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作伴 , 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 , 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 , 他以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 , 该是感到解脱了 。任何人 , 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 。所以 , 对默而索而言 , 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 , 他虽伤心 , 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 。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 , 他并没有雄心大志 , 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 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 , 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 。女友的求婚 , 他以为“这无关紧要 , 假如她想 , 我们可以结婚” 。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满足 , 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 。出于对邻居的帮助 , 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 , 杀死阿拉伯人是由于他当时产生了幻觉 , 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 , 仿佛一把冷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 。在监狱里 , 他屡次拒尽接见神父 , 由于他不信上帝 , 是由于他“对自己有把握 , 对一切都有把握 , 比他(上帝)有把握 , 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 。到离死前 , 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 , 如此友爱 , 我觉得我过往是幸福的 , 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