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赞颂大海( 三 )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 。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 。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 。
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 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
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
(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找赞颂大海的现代文诗歌 〖你见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只帮你找到这首!!韩东,1961-,南京人 。
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推出一股 “先锋派”诗歌新潮,发表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明月降临》、《山民》、《初升的太阳》等诗作
赞美大海的古诗两句 。
有好评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
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
早望海霞边 李白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
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观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