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畅游长江的诗词是什么( 四 )


这里 , “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 , 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 , 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 , 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 , 写来则亲切如见 , 情意拳拳 。
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 , 不食武昌鱼” , 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 。
毛泽东稍加改动 , 一反原意 , 读来亲切自然 , 意趣横生 , 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
接着 , 便以雄健的笔势 , 转入写游泳 。
“万里长江横渡 , 极目楚天舒” , 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 , 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 。
两句词 , 万里江天 , 上下映衬 , 横渡纵目 , 情景交融 。
越是写出长江之大 , 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
再三句 , 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 , 胜似闲庭信步 , 今日得宽馀” , 这里补写一笔大...
请问毛泽东这首诗的名字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 又食武昌鱼 。
万里长江横渡 , 极目楚天舒 。
不管风吹浪打 , 胜似闲庭信步 , 今日得宽馀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 龟蛇静 , 起宏图 。
一桥飞架南北 , 天堑变通途 。
更立西江石壁 , 截断巫山云雨 , 高峡出平湖 。
神女应无恙 , 当惊世界殊 。
注解 【背景】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 , 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 。
六月三日 , 第二次游过长江 , 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 。
四日 , 第三次游过长江 , 也是从汉阳到武昌 。
【水调歌头】水调本为一曲子 , 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
【才饮、又食】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 , 民谣曰“宁饮建业水 , 不食武昌鱼” , 即反对迁都 。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逝 。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 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 , 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 , 于一九五五年开工 , 五七年建成通车 。
当时正在施工中 , 故属“宏图” 。
【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 , 称长江为天堑 , 见《南史·孔范传》 。
【西江石壁】指长江西部的一道拦河坝 , 或者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 。
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 , 神女曰“旦为行云 , 暮为行雨” 鉴赏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 , 这是世人皆知的 。
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 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 。
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 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对他的魅力 。
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 , 多次畅游长江 。
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
起句“才饮长沙水 , 又食武昌鱼” , 翻旧时民谣 , 组成流水对 , 娓娓叙来 。
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 。
这里 , “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 , 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 , 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 , 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 , 写来则亲切如见 , 情意拳拳 。
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 , 不食武昌鱼” , 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 。
毛泽东稍加改动 , 一反原意 , 读来亲切自然 , 意趣横生 。
十个字 , 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 , 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 , 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