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诗歌鉴赏( 四 )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 , 宦途始告平稳 。
晚年任太子宾客 , 分司东都(洛阳) , 加检校礼部尚书 。
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
刘禹锡自幼好学 , 攻读经典之外 , 于九流百氏 , 乃至书法、天文、医学 , 亦广泛涉猎 。
其文学创作 , 以诗歌最著 , 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 , 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 。
在古文运动中 , 他占有重要地位 , 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 , 引之以为伦辈 。
刘说自己“长在论” , 他的论文条分理析 , 论证周密 , 文采沛然 。
散文则思路清晰 , 简洁晓畅 。
(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 , 由于安史之乱 , 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 。
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 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 , 但遭遇失败 , 以致仕途坎坷 , 多次受贬 。
但是 , 他没有屈服于权贵 , 而是以文明志 , 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 。
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
苏轼(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汉族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与父苏洵 , 弟苏辙合称三苏 。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
其文汪洋恣肆 , 明白畅达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代很有影响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 能自创新意 , 用笔丰腴跌宕 , 有天真烂漫之趣 ,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 , 喜作枯木怪石 , 论画主张神似 。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 词有《东坡乐府》 。
生平事略 宋四家苏轼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苏轼的父亲苏洵 , 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 , 始发愤”的“苏老泉” 。
苏洵发奋虽晚 , 但用功甚勤 。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 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
当然 , 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 , 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 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 , 属文日数千言” , 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
1056年(嘉祐元年) , 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
翌年 ,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 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 为了避嫌 , 使他只得第二 。
1061年(嘉祐六年) ,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 , 入第三等 , 为“百年第一” ,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 , 丁忧扶丧归里 。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 , 仍授本职 。
他入朝为官之时 , 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 ,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 此时神宗即位 ,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
苏轼的许多师友 , 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 ,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 被迫离京 。
朝野旧雨凋零 , 苏轼眼中所见 , 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 , 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 , 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 , 认为新法不能便民 , 便上书反对 。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 , 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 , 不容于朝廷 。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 调任杭州通判 。
从此 , 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