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井冈山 诗词( 三 )


诗人这时又油然产生了“今日得宽余”的闲庭信步之感叹 。
然后诗人笔锋又一转再展当年豪情:“过了黄洋界,险外不须看 。
”那意思是当年的黄洋界血与火的战斗险关都已闯过,今后还有什么险关可畏惧的呢?诗人借这二句表达了他敢于向任何艰险、任何敌人挑战的英迈之气 。
的确如此,据当时陪诗人上井冈山的随行人员回忆:“他老人家不顾一路乘车的疲劳,风尘仆仆,登上黄洋界 。
黄洋界上,阳光灿烂,显得格外壮丽 。
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在最高处,极目远眺,久久不离 。
”这幅诗人伫立远眺图足以说明诗人当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澎湃情怀,这是多么美丽、高尚、伟大而又浪漫的情怀,这是所有凡夫俗子所不能想象也无法理解的 。
下阕,诗人以对当年的记叙开头,连续三句展现了井冈山以及整个革命斗争时期的红旗漫卷,风雷激荡的壮阔场面,而这就是人间,这就是革命的必然!接着诗人抚今追昔,发生雪泥鸿爪、白驹过隙之慨叹 。
38年了呵,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这中间又历经了多少牺牲,多少磨难……但对于时间长河来说(或对于此景、此情来说)又是如此短暂;它是一刹那,是“弹指一挥间”,犹如抽一支香烟,仅几分钟就灰飞烟灭了(而毛主席是很爱抽烟的) 。
接下来,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斗争以及将来的斗争再抒大无畏的壮怀之志:可以飞升到长空去摘月亮,也可以扎入大海洋里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高奏凯歌,得胜之师欢天喜地班师回朝 。
诗人在这里将内心的潇洒与雄奇抒发得酣畅淋漓 。
接着最后二行诗人向自己,也向我们及全球表明一个朴素平常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潇洒、雄奇以及凌云壮志并非是空的,而是很实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有一颗平常的心,更懂得去实行那些看上去为一般人不屑的极其朴素简单的道理 。
而且,从诗艺上说,这最后二行也很犯险,弄不好就是大白话,但在这里却给人有一种坚实有力回肠荡气的深刻哲理 。
这一艺术特点正好符合清代钱泳《履园谭诗》中所说的:“口头语言,俱可入诗,用得合拍,便成佳句 。
”毛诗中的这一以口语入诗的特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也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
毛泽东的这首《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起句"久有凌云志",劈空而下,声势不凡."凌云"既是形容山势之高,也昭示了词人志向的远大,这"凌云志",就是当年初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之"志",也是今天重上井冈山,开拓新征程之志.一个"久"字,连接今昔,指向未来,同时还突出了诗人的心理蓄势和期望价值."重上"二字,显然是以井冈山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审美背景的,看到井冈山的今天,不由想起它的昨天."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前句深挚地表达了对井冈山和老区人民的情意,"千里"写行程之远,"故地"写梦魂所系,"寻"写感情之殷.后句点出解放后的井冈山,变得如此壮美.这里的"变"字,连接了过去,突出了现在,回应了"久有"和"重上".在描述"新颜"时,词人摄取了几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入云端的公路.这里,视觉映象和听觉映象融为一体."高路入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补充井冈山之高峻.从艺术上看,又形成了国画山水的意境.很明显,这些景物着上了词人浓重的情感色彩.此时,词人的情绪格外轻松愉快,一方面是故地重游,另一方面也因为那几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故词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进一步体现了词人的豪壮情怀.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最为险要.词人登上黄洋界,想起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对未来信心更足.据当时随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同志回忆:"他老人家不顾乘车的疲劳,风尘仆仆,登上黄洋界.黄洋界上阳光明媚,显得格外壮丽.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在最高处,极目远眺,久久不离."这段回忆可印证词中所表现的毛泽东的心境:当年血与火的战斗难关都闯过来了,狭窄和将来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超越呢?"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过片,词人由过去的战斗生涯,,自然地想到了眼前的世界形势.连续三个三字句,奏出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强音,揭示了革命可以改变一切的客观真理.接下去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两句,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感情的内涵.词人两次上井冈山,时间跨度达三十八年之久,这三十八年,从个人以及中国革命的历史看,该是多么的漫长啊,其间经历的坎坷磨难难以数计.但从宇宙的历史看,从时间无限的角度看,它又仅仅是一瞬间.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宇宙和历史的俯视感,从而窥见其博大的情怀.继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三句,则充满了理想的色彩,进一步托出了词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信心.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困难镇定自若,"谈笑凯歌还"正形象地显现了他的这种气度与风采.苏轼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句,辛弃疾也有"方谈笑,整乾坤"之句,与之相比,毛泽东的词句,更多几分潇洒与雄奇.以上三句,不但突出表现了毛泽东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向世界表明:对中国人民来说,世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最后二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俗语化出.词人由登黄洋界以及对革命斗争历史的回顾,升华出这样包含着深刻哲理的词句,作为全词的收束,同样是在豪迈中充满轻松与自信的.这一哲理的得出,并非靠抽象的议论,而是从词的艺术形象中自然总结出来的,这充分显示了词人在创作上造诣和功力.毛泽东是一代词人,更是一代伟人.宏大的气魄与从容的气度,已形成他的一种文学创作的优势与定势.他的诗词是以豪迈为基调的.可是,这首词的豪迈与他以前诗词中的豪迈还不完全一样,其中多了几分轻松.其次,全词的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达到了巧妙的结合,层次结构搭配相当和谐.第三,以口语,谚语入词,则杀这首词语言上的重要特点."口头语言,俱可入诗,用得合拍,便成佳句."(清钱泳《履园谭诗》).如本词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句,既名如白话,,有辐射出深刻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特别是他化用俗谚而又丰富了谚语的内容,同时与开头的"凌云志"相呼应,使人们认识到,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登攀"精神.词的境界因而大大提高,审美意味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