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诗词( 三 )


瓷器市场上何处去寻找“黑马”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青瓷 。
2003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就曾拍出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价格高达320万元港币 。
众所周知,龙泉窑青釉的粉青、梅子青是中国古代青釉艺术的巅峰之作,这是龙泉窑制瓷匠师们不断改良胎釉配方和制作工艺所取得的成果 。
早期龙泉窑青釉使用的是含钙量髙的石灰釉,其高温粘度小而易流动,烧成后釉层薄而透明 。
南宋中后期,为了提高青釉美感,改石灰釉为石灰碱釉,由于釉内增加了钾钠成分,高温粘度大釉不易流动,同时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繁复工艺,形成釉层愈厚绿色愈浓的效...
龙泉青瓷和现代仿汝窑的区别?龙泉窑规模不减,声誉依然,正统年间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规整,釉厚色青,为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所青睐 。
成化、弘治后,产品质量下降,“质粗色恶,难充雅玩矣”,“上品仅有葱色,余尽油灰色矣,制亦愈下” 。
清代,龙泉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泛黄或泛灰 。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前,被古董商称为“乍浦龙泉”的青器经窑址调查证实为龙泉所产,这也许是龙泉窑最后一批产品了 。
龙泉青瓷不仅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而且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如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所述,“一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 。
明代中晚期,龙泉青瓷质量有所下降,且当时有海禁,但海外各国仍迫切需求,龙泉青瓷仍源源不断运销海外 。
龙泉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
明代中期,龙泉青瓷传入欧洲,身价与黄金一样贵重,一般人难以问津 。
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不惜重金购买龙泉青瓷,还为珍藏瓷器特地建造了一座宫殿 。
欧洲各国文献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Celadon),以欧洲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男主角雪拉同美丽的服饰和风韵来形容 。
记录西方对中国瓷器贸易情况的《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称龙泉青瓷“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可爱” 。
日前,世界各著名的历史博物馆大都有龙泉青瓷陈列专柜,许多收藏家、鉴赏家更是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
龙泉牌青瓷获中国国家部优产品奖,先后有200多件精品,均获得国家级新产品“金龙奖” 。
珍品哥窑61公分迎宾盘、52公分挂盘被誉为当代国宝 。
七寸精嵌“哥窑”艺术挂盘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礼品,哥窑紫光盘、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送展30多个国际博览会、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提供礼品 。
被国际各大博物馆收藏 。
龙泉青瓷蜚声海内外,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
是中国瓷器史上一颗灿烁的“瓷国明珠” 。
求一首写“魅力龙泉”的诗歌 要新的 最好是新写的龙泉青瓷 作者:皋亭望片雪幽深自有苍烟树,宁静还如碧水湾 。
借问青瓷何处觅?樵翁遥指凤阳山 。
题记:(2017年05月28日)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其中“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 。
龙泉境内的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峰 。
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