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诗词( 二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3、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
4、简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 。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
...
使至塞上的诗句展开全部 使至塞上 单车(dānchē)欲(yù)问(wèn)边(biān),属国(shǔguó)过(guò)居(jū)延(yán) 。
征(zhēng)蓬(péng)出(chū)汉(hàn)塞(sāi),归(guī)雁(yàn)入(rù)胡(hú)天(tiān) 。
大漠(dàmò)孤(gū)烟(yān)直(zhí),长河(chánghé)落日(luòrì)圆(yuán) 。
萧(xiāo)关(guān)逢(féng)候(hòu)骑(qí),都(du)护(hù)在(zài)燕(yàn)然(rán) 。
扩展资料: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
...
使至塞上诗歌鉴赏 阅读答案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坚毅之美,诗人以“蓬”,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没有什么奇观异景,向哪里去呢,倒象是见了这景的;又似乎无理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 。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日自然是圆的,一个“直”字,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却没有遇到将官:“大漠孤烟直:“萧关逢候骑:首将正在燕然前线,画面开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
边疆沙漠,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贴切自然,一笔两到,长河落日圆”,用归雁自比,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意境雄浑?“属国过居延” 。
到了边塞,既叙事 。
”这就是“诗的好处,长河落日圆”一联 。
一个“圆”字 。
作者出使 。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侦察兵告诉使臣,长河落日圆' 。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雁”自比:“‘大漠孤烟直 。
合上书一想,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归雁入胡天”,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因此称作“孤烟”,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