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美文古诗词( 二 )


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 。
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 。
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
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
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 。
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 。
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 。
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 。
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 。
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 。
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
关于中秋节的美文 中秋的记忆中秋节,是亲人团圆的日子 。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是满月、月饼与五色水果,还有欢天喜地唱大戏戏的热闹场面 。
在我们家乡,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民间大节日 。
月圆人圆象征着美好 的生活 。
公共娱乐地方也是特别地热闹 。
十五晚止,月亮刚上树梢,就听左邻右舍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
家家户户都备好月饼、水果赏月了 。
我们家乡的月饼多数都是自家做的,用米磨成的粉做料,再用一个雕刻有“花好月圆”的模子,印出一个圆圆的饼,然后蒸熟 。
还有其它形状的糕点 。
这此,每年母亲都会做上一桌,太阳刚下山时就摆好在院子里 。
对这些甜甜腻腻的糕点,我一向是不感兴趣的 。
我是家中唯一一个不爱吃的孩子 。
后来我回头想想,我不快乐的童年是否与不吃糖有关系?赏月中还有必备的五种水果,其中有我喜欢的例行的那种又苦又涩的青橄榄 。
当兄弟们欢天喜地共享甜蜜的月饼时,我的小手中攥住几枚青橄榄,走到一边独自品味那苦涩中的甘苦香 。
仍记得小时候的趣事,每到中秋时,大姐姐们就会告诉我们:拿一块透明的白手绢,眼睛透过白手绢望天上又圆月亮的月亮,如果能见到桂花树下的月下老人,将来便函能嫁得一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的生活 。
想起邻家大姐姐穿着大红嫁衣,坐上大红轿子,羡慕得我与同伴小玉到处找白手绢,实在找不到了,只好找白色的衣服代替,可是,不管如何努力,总是看不到传说中的月下老人 。
小玉幽幽地叹了口气:什么时候我才能看到月下老人,什么时候才能象大姐姐般过上幸福的生活吧啊?那时候还不知道“月亮走,我也走,”更不懂“月亮代表我的心,”看不到月亮上的婵与吴刚,便与小朋友疯跑着追逐月亮,看天上的月亮一直追着自己跑,一直追到奶奶的窗前,快乐地投进奶奶的怀抱,问奶奶:“月亮为啥追着我?” 接下来,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中秋节在我的记忆中淡漠了,被遗忘了 。
也许是书本上、也许是老师,告诉了我:月亮上只是一片荒芜,是一个不能维持生命的地方 。
使得了我对月亮以及对美好幻想 。
当然 。
中秋节依然年年过,月饼年年有,只是不再关心天上的月亮是圆是缺 。
在我的记忆中,中秋节的青橄榄依旧苦涩,但价钱却一年望一年上升 。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年是读高一那年的中秋节 。
那时候,我读书的学校离家大约五公里左右,按规定我是不必寄宿的 。
那时候,我急于逃离家庭的束缚,刚好有位同学退了床位,我便顶替了她住进了学校,每个星期只回家一次 。
那个星期从家里走时,妈妈说:“过两天过中秋节了,你回来吧!”我答应了 。
到了中秋那天,天下起了暴雨,从早上一直下到下午也不见停 。
因为学校处在低洼路段,学校里、学校周围已处在一片汪洋中,眼看是回不了家了 。
同学们只好望洋兴叹 。
忽见穿着雨衣出现在我的课室门口,他淡淡地对我说:“点点,爸接你回家过节去 。
” 我感到脸上发烫,不知道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父亲在同学面前呼我的小名(因我出生时,据说比小猫还小,父亲一直叫我小不点,或者点点),我尴尬地望着父亲,看着水深及我膝盖的水流,我犹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