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格律诗词( 二 )


现代诗的发展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编辑本段]现代诗主要流派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前期自1926年春始 , 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 , 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 , 提倡新格律诗 ,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 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 , 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
1927年春 ,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 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 "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 , 这是后期新月派 。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 , 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 , 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 , 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 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 , 好像音乐一样 。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
相关详情见:新月派、新月诗社九叶派九叶派特点之一注重现实 。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 。
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 , 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 , 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 , 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
“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 , 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
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 “九叶派”由此得名 。
他们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 , 从战乱中感知人民的希求 , 重视诗人对社...
古典诗词,是我们不变的记忆800字作文 我不鼓励学生参赛 , 可我又辅导了参赛 。
在我写上一篇博文《谁能让今日小学生飞进古典?》时哪里能想到 , 一周后 , 我又被初高中两位组长约请 , 作校内参赛学生的辅导 。
这又佐证了今日按古典格律搞诗歌创作的穷途末路 。
因为语文老师虽然都要教到古诗词 , 可那只是为了考试 。
有些老师愿意用它来开些兴趣拓展课 , 无人真正去研究格律 , 更不要说是写古典格律诗词了 。
以至于可能学过的一点点全还给大学老师了 。
我尝试过填点歪词 , 纯属开会不让做别的 , 只表扬用笔记录 。
硬叫听些转轱辘话 , 我只好把领导不愿听到的对一些问题的批评意见都写进词里去了 。
而这种文字游戏 , 恰好成了语文老师中略通格律的罪证 。
我认为 , 组织全市这么一些孩子来学写格律诗词 , 本身没太大实际意义 。
因为这明显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 , 是拔苗助长 。
当今的孩子课业较重 , 对课外的非功利学习不很感兴趣 。
连现代诗也不会写 , 古诗也没读几首 。
把成人也难以真正学好的古典格律叫孩子速成 , 只能弄些文字的格式模仿拼凑 。
正如我上一篇所言 , 唐诗宋词的辉煌 , 有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
当时的孩童发蒙 , 就记了很多诗词 , 又先学了对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