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怪脾气教案( 六 )


二、活动前教具的准备上
根据诗歌内容以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 , 在活动前我制作了ppt课件即符合诗歌内容的几幅图画以及人手一份的纸偶 , 但是在活动组织中却发现ppt课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 幼儿在朗诵诗歌时多是在我的引导下 , 而不是图画的引导下 , ppt失去了它提示的功效 。而在表演环节 , 缺少表演场景幼儿无法投入到表演中 , 没有给予幼儿商议角色、话语的机会 , 幼儿没能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表演经验的积累 。改进思考:完善课件 , 制作更详尽的诗歌图谱 , 如每句诗歌都有相应的提示图谱 , 这样更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提供一个表演的场景 , 幼儿可在场景中操作纸偶 。给予幼儿商量角色话语的机会 , 其他幼儿在表演结束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
三、活动环节的设计上
【乌龟怪脾气教案】原本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 环节一:情景导入 , 激发幼儿兴趣 。通过操作纸偶引导幼儿与乌龟打招呼但是乌龟不理人 , 引出乌龟的怪脾气 , 但是在活动中却发现孩子们纠结于乌龟是假的 , 如何让它说话 。而缺乏经验的我 , 也尝试反复引导幼儿乌龟有个不说话的怪脾气 。环节二:通过欣赏纸偶表演 , 理解诗歌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一共让幼儿欣赏了两遍诗歌 , 第一遍欣赏完后 , 想让幼儿说说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 , 根据幼儿的回答 , 慢慢引出诗歌中的句子 , 同时适时加入第二遍欣赏 , 以此初步完整理解诗歌 。但是在真正组织活动时 , 我只是片面的照顾到了个别幼儿的经验 , 而忽略了集体幼儿的经验 , 没有把关注个别幼儿的差异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去 , 从而导致在第三个环节根据图片完整朗诵诗歌时 , 幼儿只能断断续续地说 。环节四:纸偶表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我给予了三次表演的机会 , 一是选择一个喜欢的纸偶 , 分角色扮演;二是三个纸偶同时戴上扮演;三是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组织实施时发现由于孩子们对诗歌没有充分理解 , 同时缺乏表演经验 , 整个表演环节没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去理解诗歌 。
改进思考:环节一:改静为动 , 将静态的纸偶换成动态的乌龟动图 。充分考虑中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 。加入对乌龟怪脾气的初步探讨 。环节二:改两遍欣赏为三遍欣赏 , 同时问题的递进性 。第一遍完整听诗歌 , 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第二遍完整听诗歌 , 理解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遍完整听诗歌 , 理解诗歌后半部分内容 。加入对乌龟怪脾气的第二次探讨 。环节三:改被动为主动 。给予两次表演机会 , 第一次自由结伴表演;第二次分角色表演 , 同时给予幼儿自由商讨角色话语的机会 , 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评议 ,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环节四:迁移延伸 , 引导幼儿由乌龟怪脾气反思自己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