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六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
二、识字
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
3、指名分段读课文 。
第二课时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