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后感格式怎么样?( 四 )



读弟子规后感格式怎么样?


一、 个人素质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 。那么一个“礼”字就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教育下一代,那么教育当然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 。这里引用《弟子规》里的话来说明个人素质的主要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把“孝”摆在首要位置的 。
(一) 孝弟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也同样将“孝”字放在一个首要位置 。那么我们的古圣先贤为什么会一致这么认为呢?
不难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显然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要大于任何其它人 。是他们孕育、生育、养育、教育了我们 。我们如果有一丁点的感恩心,那么首先当然应该回报我们的.父母 。而“孝”才使得“考有所养”得以实现,才使得我们不必为以后年老而担忧,只要我们的子女是心存孝道的 。
“孝”摆首位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孝道开,百道皆开”,即其为其它任何一种“素质的基础 。也不难理解 。假如一个人对给予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尽孝的话,那么他对别人的态度还会好到哪里呢?而反过来,当他能细心地关照父母,体恤父母的辛苦,进而就能慢慢的理解别人 。
(二)谨信
谨信则给出了一个人立身安命的第二件法宝 。这件法宝主要用于涉身处世 。“信为人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在对“信”字的认识上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交往 。
(三)仁爱
仁爱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素质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期对整个都心存仁爱,那“孝弟”与“谨信”自然便也会做到了 。“仁爱”可以看作是“孝弟”和“谨信”的推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仁爱”当然也就不难 。
二、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大同”,为此当然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伦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 。并且指出了“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
(一)父子关系
在这里“父”与“子”都是代名词,指代父母与子女,还可以扩展到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 。父子关系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应该慈爱子女,子女应孝养父母 。需要说明的是“慈爱”是广义的,它至少应含有以下意义 。养育 。父母对子女理所当然负有养育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