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朋友可爱的诗词( 二 )


15.我真的找不到了 。
...
描写儿童聪明可爱的诗句有哪些?展开全部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译文: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 胡令能《小儿垂钓》 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白居易《池上》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
...
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句有那些?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 。
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 。
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 。
“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 。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
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 。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 。
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 。
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
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展开全部 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 。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 。
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 。
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 。
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 。
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
而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 。
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
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颇具特色 。
唐·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幼女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