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赞美张掖丹霞的诗词

古代赞美张掖丹霞的诗词

描写张掖丹霞地貌的古代文章或诗句有哪些? 滕王阁序(张掖丹霞)张掖丹霞,洪荒而出 。
弱水以南,祁连北麓 。
襟甘州而代肃南,依海西而引临泽 。
物华天造,七色若织女所补;虚空福地,彩虹系女蜗炼铺 。
举世惊愕,伊索画图 。
壮美跻地理之列,灿烂居丹霞之六 。
集自然鬼斧神工,各显其中;纹脉参差而错纵,层次峭陡 。
老龙壁立,刀削作画;凤凰涅槃,似云飞渡 。
玉台古姿,不失瑶台琼阙;清荷凝露,尽显瑶花玉树 。
彤云收尽,色如墨染;雄险奇幽,躬逢止呼!时逢六月,依雨彩丘 。
碧水清而草色丽,九霄靛而暮山炫 。
自为幽闻语娴,不与群芳争艳 。
一腔狂热凝眸,得一蜿颜雕笼 。
微雨轻透,色泽渐浓;幻虚仙境,惊觉无底 。
气定神闲,实感燕雀回环;千回欲绝,梦即山峦一体 。
寒冬直,飞雪起,山原若隐若现,七彩纡其骇瞩 。
赤橙黄绿,恍纱若绣之作;纤指抚琴,雪海飞天之轴 。
身临其境,花海分明 。
菱花与微波辉映,混沌共琼华相连 。
直至沦陷,未艾一靥朱颜,电光美眷,此顾不虚当初 。
遥襟甫畅,以观丹霞 。
唯叹云月似尘土,千千阙歌修日暮 。
东篱采菊,悠情堪比莞尔;阮籍隐竹,谁知终身心焦 。
逐雅趣,不相宜 。
好利其害而浅,好名其害而深 。
似丹霞者,觉包容之无穷;刻薄之尤,知浑浊并包 。
隐含天地和气,昭垂百世清芳 。
拢祥瑞而不造作,海纳百般而流寸心 。
星转斗移,不拒他乡之客;萍水相逢,只管闲云为友 。
怀造化之万古,吾辈羞以何年?历史: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
景观特征: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
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
关于张掖丹霞山的诗词展开全部 忆丹霞山居(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
丹 霞 山 记(明)李充茂 粤自洪朦既降,岳渎同尊 。
其他名山胜概,历世则一,而显晦各异;譬如被褐怀瑾之士,遇合有时,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
韶郡丹霞山,在仁化治中,绵亘逶迤,方数十里,高数千仞,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 。
有两关、一峡,险自天设 。
岩则有锦石、天然、篻竹、大明、草悬、水帘、晚秀、海螺诸名称,率皆离奇古怪 。
或如龙蟠虎蜛于上;或如凤舞蛟腾于前;或如狮面螭形,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
凸凹不同,吞吐异状 。
然石室星错,实外虚中,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
且中山一带,长松婆娑,修篁掩映,清泉瀑布,飞玉喷珠,幽赏之胜,令人应接不暇 。
嗟乎!此山当中原、吴会之墟,何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之不逮?乃溯从前,游屐鲜到,赠赋无闻,果太傅灵运罕其人哉?何能铲彩韬光于数千百年之后也! 嗟乎!物之遇合有时,是不能不重忆我先文定伯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