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魅力 诗词

语言魅力 诗词

语言的魅力是什么展开全部 语言,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说的话 。
从古至今,从文言到白话,语言也在随着时代发展 。
作为一门艺术,在各个时代,各个领域,它所展现出来的魅力是无限的 。
一、温文尔雅的文言古人说话比较简洁,通常一个字就包含多种意思 。
比如“非礼勿视”,“非”即为“不是”,“勿”即为“不要”,至今我们用的“勿忘我”中的“勿”也是用此意思 。
文言用字精简而讲究礼仪,例如“令尊”、“令堂”、“犬子”、“鄙人”等,所以这些称呼在我们这个时代仍被袭用 。
含蓄婉转,又是文言所表现出来的另一魅力 。
多少大诗人的诗词歌赋被千古流传,“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来比喻说话人另有用意,“宝剑锋自磨砺出”用来激励人刻苦磨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许多校园里“规矩成方圆”的话往往被当成校训,勉励学生 。
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已不在使用文言,但成语作为一种词汇仍广为流传 。
我们常说“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某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就是古汉语在现代社会中折射出来的魅力 。
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已不通用文言,但是文言还是带给我们无限的语言力量 。
有人说用文言是倒退的表现,我却认为,继承老祖先留下的优秀的遗产是对时代的肯定和推动,先有继承再有发展,若无文言,何来白话之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工作的张中行先生在《关于学文言》一文中这样概括——“不能不读”文言的理由:(1)总的说,到目前为止,汉字的典籍,绝大多数是用文言写的,这份文化遗产,如果想继承,就不能不学会文言 。
(2)历史是连续的,为了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清楚了解祖国的历史,这就不能不学会文言 。
(3)有不少与历史有关的专业,想研究,都必须读文言典籍,例如研究经济史就不能不读史书食货志,研究中医就不能不读《伤寒论》,研究文学批评史就不能不读《文心雕龙》等等,这些典籍都是用文言写的 。
(4)不搞有关历史的专业,或行有余力或安享清暇,会有欣赏文学艺术的要求,其中很可能包括读《楚辞》、汉文、唐诗、宋词等,这也就不能不学会文言 。
(5)从事写作的人,或只是常常拿笔的人,需要从各种名作中吸收营养,这各种名作中不能开除文言作品,因为这是土产,而且丰富,容易吸收利用 。
二、秀色可餐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像个美丽的女子,细细看来秀外慧中 。
文学语言可以说是语言中最美的一种 。
它可以有华丽的辞藻组成最美丽的语言;它可以有平实的文字组成最有感情的语言;它可以透过文字表达出说不出来的感情;它可以有一长条的排比句式表达最强烈的感情……白描是它的看家本事,比喻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反问是它的武器,感叹是它的盾牌……“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有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着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 。
”这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的一段话,我想只要读上这样一段文字,你自然便能感觉到文学语言的魅力所在了 。
文学语言也是与时俱进的 。
作家及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何在?答案常常在于一种无法同化的原创性,或是一种我们完全认同而不再视为异端的原创性 。
在文学语言的殿堂里,那些只是老到流畅,读罢使人骤生“思古之幽情”,更有甚者会让人感叹“某某复生”的文字,恐怕是无法令这个时代的人倾心的 。
一成不变的美终究会让人倦怠,文学语言这个天生丽质的美人,怎可让时代抹杀它的资质 。
所以文学语言也在创新,最直白的感受是让人“眼前一亮”,倘能做到让人“眼前一亮”继之以“再亮”,也就接近大功告成 。
毕竟,在文学世界,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一张老脸更令人不耐烦的了 。
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等青少年作家,就凭着他们的桀骜不逊的个性,将文学语言把玩得游刃有余,吸引不少读者,摆明了就是一副基因畸变之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