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性美的诗词( 五 )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
“官高”应上文之“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
世态人情总是厌恶衰落,万事都如风中的烛火飘忽不定 。
娘家中落之后,轻薄的夫婿也看不起我了,新娶了一个美貌如玉的妇人 。
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
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 。
”“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
夜合花还知道朝开夜合,鸳鸯也都是同飞共宿 。
那负心的人,他只看得见新人的高兴欢笑,哪听得见旧人的悲痛啼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 。
在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 。
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 。
“合昏”,即合欢,一名夜合,其花朝开夜合,故云“知时” 。
“鸳鸯”,鸟名,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
泉水在山间时是清的,出山以后就浑浊了 。
唉,世人该如何看待被遗弃的我?为买口粮,丫环替我变卖了首饰回来了,草棚漏雨,我和她一起牵引藤萝,修补茅屋 。
这几句似悲似诉,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 。
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 。
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 。
”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
”但在本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
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 。
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 。
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 。
人之同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之在山,无所挠其清 。
佳人之夫出山,乃随物流荡,遂为山下之浊泉 。
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 。
这就像晋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
”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我信手摘了一枝花,却没心思插上鬓发;只是常常把那柏枝拣个满把 。
天冷了,太阳落了,她穿着单薄的翠衫,静静地倚着那修长的竹树 。
末两句以写景作结,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 。
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 。
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 。
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 。
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
“动”,每每 。
“掬”,把,两手捧取 。
评解 以弃妇为题材的古典诗文不乏佳作 。
如《诗经·卫风》中...
古代形容美女的诗词,可以是成语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 对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又似喜非喜含情目 。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 。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