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的巅峰之作

中国诗词的巅峰之作

号称有中国古诗巅峰之作的有哪些,列举一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该诗曾被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并因此广为流传.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颠峰之作是什么 纵观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比张若虚更加低调的诗人 。
张若虚究竟低调到什么程度?遍翻各类史料,所能找到的只有对他生平事迹的一两句概述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记载 。
大家也许会怀疑可能不是张若虚低调,而是史料有遗失 。
但是这个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张若虚可是唐朝名士,在当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合称“吴中四士”,除张若虚之外的另三人都是显赫一时的名家,有着大把大把放诞不拘的事迹载入史册 。
唯独张若虚没有事迹记载,于是,在这三位名人朋友的映衬下,简直像一个不曾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
人不张扬就算了,居然连带他的诗歌也流传甚少,在《全唐诗》仅有两首 。
然而,就是这两首诗,帮助张若虚名垂千古 。
他的人生不需要浮夸的行为艺术,真正凭着诗歌来决一胜负 。
两首诗其中的一篇《春江花月夜》,获得了“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
也就是说,在唐代这个以诗歌著称的时代,在唐人汗牛充栋的诗歌作品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资格傲视群雄,排行第一 。
今天哪怕是入门级的诗歌爱好者,对张若虚这个名字,以及《春江花月夜》里的成名诗句,都不会感到陌生 。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是乐府《吴声歌曲》名,原为陈后主所创,是他所作艳曲之一,可惜的是,原词早已失传 。
因为陈后主出身于帝王之家,接受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式教育,幸或不幸地被培养出了一流的艺术气质,而磅礴的生命力使他迅速沉浸在女色与音乐的世界里,从此左拥右抱,写诗谱曲,过着现代摇滚巨星一般的日子 。
陈后主最著名的两项创作,一是《玉树后庭花》,一是《春江花月夜》,为后人开启了绮丽的想象之源 。
受陈后主的影响,隋炀帝也写过两首《春江花月夜》,篇幅相当短小,其中较出色的一首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
诗歌评论家往往因人废言,因为厌恶这个与陈后主一般无二的昏庸末代帝王,连带着批评他的《春江花月夜》是短浅空洞的差诗 。
其实平心而论,这短短二十个字里,春、江、花、月、夜五者无一不写到,意象错杂却圆融无碍,境界也颇开阔,当真是一首不错的小品 。
不过,那些前辈诗歌评论家之所以看不上它,除了上述缘故之外,也是因为在张若虚的同题作品的参照之下,任何一个稍稍具备审美趣味的读者都会迅速忘记隋炀帝到底写过什么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采用的是七言排律的形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