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故事》读后感如何写?

阅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特别是读《圣经的故事》 。
《圣经》只看了点开头关于创世的常说 。毕竟自己不是教徒,没有最终看下去 。不过《圣经的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有趣,倒是一口气读完 。
历史也靠着人来写,美化一下应该属于常态 。
正如房龙所说,各国的历史由各国人书写,并被多数人终身相信,但同样的历史由国外书写却是另一种场面,若去阅读所有的并得到接近真相的见解,还是不说为好,如果你不想过安宁的生活,那就大胆的说出来了 。
真相往往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相信什么 。
人性很少改变,艰苦的生活和貌似舒适的生活加奴役,选择宁可被奴役占了多数 。人性的恐惧多数来自于对于未来的无法把握 。
所以摩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族人带离埃及,而这些族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回到原来被奴役的地方,毕竟开拓比做奴隶辛苦多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现实,总会击碎意志不坚定者的防线 。
犹太人的分裂固然和宗教的固执和排他性有关,更多的则是人性的黑暗,贪婪和自大,让人们开始四分五裂 。
流亡和独立,不管如何,人们都习惯了遗忘,但是对于先知而言,虽然没有忘记耶和华,毕竟只是少数,先知虽然忧心重重,但众人却是选择遗忘,并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
富不过三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无数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毕竟前辈的艰辛,后辈已经难以体会到,因为得来容易,反而失去无所谓 。
他们什么也没有忘记,也什么也没有学会 。
看完这些故事,第一感观是犹太人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应该会持续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然后再去改正提高,但是看完整篇故事,在耶稣诞生之前,一直处在动荡并不断被先知告诫和拯救当中,要不要拯救还是被拯救,作为一个民族来说,这是应该要做的事,但作为乌合之众来说,是不是同化会更好一些,毕竟有太多的种族或消失或被同化,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 。
另一个奇怪之处,在没有文字可以记载之前,这个民族一直靠着口口相传延续着种族的信仰,到有文字记载之后,记载的东西又是十分的复杂,基本上还是延续着自己的信仰,夸张和神化一直是记载中的添加剂,同样也是安慰剂,毕竟祖上还是辉煌的 。
排外可以保持信仰的纯粹,但是仅仅依靠信仰是不是能让群体强大起来?
答案是否定的,动荡和水深火热一直伴随其左右,可以说这是整体排外选择带来的后果 。
罗马先期的求同存异和宽容,让罗马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而犹太民族却是分分合合,在建国和被奴役中挣扎着,宗教的固执和不宽容给这个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谁能最终拯救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