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含义的诗词( 七 )


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平淡,风味隽永,表达了人物十分细腻的深情 。
词中运用今昔对比,抚今思昔,触景生情 。
感情真挚,不须作任何雕饰,而这首词便成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 。
它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 。
【集评】 虢寿鹿《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是节日怀旧之作 。
通过前后对比,逼出“泪湿春衫”一语,见其伤感之甚 。
文章以错综见妙 。
薛砺若《宋词通论》:他的抒情作品,哀婉绵细,最富弹性 。
《唐宋词鉴赏集》:这首小词,在“清切婉丽”中,却显得平淡隽永,别具一格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去年春恨却来时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记得小苹②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③归 。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临川(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 。
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 。
他的词既继承了花间的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又接受了南唐白描影响 。
多写爱情、离别之作,带有感伤情调 。
著有《小山词》,存词260首 。
【注释】 ①春恨:春日离别的情思 。
却来:又来 。
②小苹:是晏几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
③彩云:这里指小苹 。
【评解】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 。
上片写今日之相思 。
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苹时的情景 。
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苹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 。
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
【集评】 谭献《谭评词辨》:“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
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 。
“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 。
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 。
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 。
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
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 。
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 。
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 。
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当年拼却①醉颜红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② 。
从别后,忆相逢 。
几回魂梦与君同 。
今宵剩把银釭照③,犹恐相逢是梦中 。
【注释】 ①拼却:不顾惜,宁愿 。
②“舞低”二句:描写歌女当年与同伴狂欢的情景,月在长舞中西沉,风在欢歌中停息 。
③剩:更 。
银釭:银灯 。
【评解】 词写别后重逢,宛...
古诗里有意思的诗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若得鼓瑟起,何以箫声默 。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莫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有含义的诗词】

诗酒乘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