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确实给了我这个妈妈很大的触动 。作为一个母亲,有时对待孩子难免会以大家长的姿态处之 。孩子要不然会受打击,性格开始变得拘谨;要不然更加顽皮,与家长针锋相对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仅表现在我们家长的行动上,更要体现在我们的心态里 。以孩子的视野探索世界,以孩子的心理揣摩未来 。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平等的谈话,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吧,他最近看了不少课外书,并且对阅读的兴趣愈加浓厚 。其实,一开始孩子也觉得读书枯燥无趣,想着还不如看图画书更生动有趣 。我心想,不能让孩子一个人读书,咱也跟着一块看看书 。既是对孩子的陪伴,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学习 。于是,慢慢就变成我和孩子坐一块,各拿一本书籍阅读,晚上临睡前我俩再相互分享一下阅读中有意思的故事 。通过互动,孩子越来越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也进一步体会到享受文学的乐趣 。
所以说,平等的交流,让我更能了解孩子的特性和喜好,挖掘他的潜能,增加他学习的兴趣 。同时,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奖励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世界不容易得到满足,缺少家长的陪伴,就难以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做家务,孩子在一旁玩乐高玩具 。一会儿,孩子兴致盎然的叫我:“妈妈,你看我这玩具多好玩啊,你来陪我玩吧 。”我回他:“妈妈正忙着呢,你自己玩会吧 。”孩子语气骤然一低:“没意思,你都不来陪我玩,再好的玩具也没意思啊 。”我一愣,是啊,家务活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孩子渴望陪伴的心一旦受损就补不回来了 。我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陪着孩子摆弄他的玩具,讨论各种玩法,嘻嘻哈哈打闹成一团,度过一段非常开心的时光 。
孩子大了,能看出我们的陪伴是完全投入,还是勉强敷衍 。玩耍时,家长不妨蹲下来,重拾小孩子的心态,与自己的孩子打成一片,加深父子母女之间的感情 。
作为家长,我们已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予时间,耐心的看着他慢慢探索,陪着他慢慢成长 。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躺在孩子床边陪他 。孩子说:“妈妈,你刚洗澡完,把光脚伸进我被窝里吧 。”我心里欣慰的很,心想平时真没有白心疼这小家伙了,晓得心疼人了,就依他言把脚伸进去 。谁知孩子把他的小脚伸啊伸,一直贴到我脚上才不动,问我:“这样暖和了吧?”黑暗中,我的心忽然就柔软了 。我一把搂着他:“是呀,谢谢你啦 。”
有时,我们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殊不知,孩子已悄然成长到能体贴大人、为大人分忧的高度了 。孩子,谢谢你的成长,让我感受到作为母亲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