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心境的古诗词

少女心境的古诗词

有没有描写心境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欲将心事付瑶琴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秋日遣怀》宋·陆游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
《清夜琴兴》唐·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苏泂 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
《山居诗》宋·释延寿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
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 。
门开岩石千山月,帘卷溪楼一槛风 。
赢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译文: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寂静无语,帘外面月亮朦胧微明 。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 。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玉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弹断了又有谁听? 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 。
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 。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
“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 。
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 。
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
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 。
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
描写心境的古诗词有哪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欲将心事付瑶琴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秋日遣怀》宋·陆游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
《清夜琴兴》唐·白居易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苏泂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
《山居诗》宋·释延寿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
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 。
门开岩石千山月,帘卷溪楼一槛风 。
赢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译文: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寂静无语,帘外面月亮朦胧微明 。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