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诗词 迁徒鸟( 四 )


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 。
荣格说:“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
”①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 。
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
一、 离别与相思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 。
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 。
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 。
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 。
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 。
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 。
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 。
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 。
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②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 。
其他诗人亦如是: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处明月担载着诗人的离愁 。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白居易《八月十五禁中寓直寄元四镇》:“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明月人倚楼” 。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格外感受无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侍期”是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即使是梦中的相会,亦慰情聊胜于无的期望 。
③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 。
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 。
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
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 。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 。
忧思、焦虑得以安静 。
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 。
值得注意的是,月虽然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但在审美天地里,诗人却很少描写“花前月下”团聚的场面,痛饮的快乐场面,而往往倾诉月下离人的痛苦 。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
可怜闺月里,长叹汉家营”(郎士元《塞下曲》),作为团圆象征的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聚会的期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 。
诗人们都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从而使孤独的思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