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行为习惯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二 )


2、活动前联系好一名医生 。
活动建议: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听到医院的王医生说有几个小朋友生病了,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生病吗?""今天我们请来了医院的王医生来跟小朋友说一说那几个小朋友为什么会生病呢?"
二、教师请出医生,并为幼儿介绍 。
三、医生为幼儿讲解卫生方面的常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医院来了好几个小病人,他们是怎样生病的呢,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东西?(出示铅笔)有一个小朋友就是因为爱把铅笔放在嘴里,所以就生病了,为什么呢?因为铅笔里有铅,我们把铅咽下去就会中毒,就会变得不聪明了,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要再和这位小朋友一样把铅笔含在嘴里,不光是铅笔,只要不是吃的东西,比如玩具、纸等东西我们也不能放入嘴里,因为里面有细菌吃了会生病,有的东西还有毒,所以小朋友以后千万不要把不是吃的东西放入嘴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四、医生告诉小朋友生病后要赶紧看医生
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小在我和小朋友们是好朋友了,小朋友要坚持讲卫生,身体棒棒的,就不会生病了,万一生病了就赶紧去医院看病,赶紧吃药、打针,病就很快好了 。
渗透方式: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并纠正孩子的不良卫生习惯 。
家长工作:家长有意识的观察孩子是否有不良卫生习惯,并及时给予纠正 。
行为习惯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
2、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坏习惯 。
活动准备:
手偶:大鸡、小弟弟、老奶奶
活动建议:
1、教师出示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 。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对,这是大公鸡,这是小弟弟 。今天,老师要讲个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故事给他们听,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公鸡和漏嘴巴" 。咦,漏嘴巴是谁呀?小弟弟的嘴巴是不是漏的?你们听了故事就知道了 。
2、教师用手偶讲述故事
讲到大公鸡说"好运气,好运气,我找到了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时,提问:
(1)大公鸡找到的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是谁?
(2)为什么说小弟弟是漏嘴巴?
讲到奶奶说"你的嘴巴是不漏的`,因为你吃饭不专心,东看西瞧,饭粒就掉了下来,提问:
(1)小弟弟的嘴巴漏吗?那么,饭粒怎么会掉下来呢?
(2)小弟弟应该怎么吃饭,饭粒才不会掉下来 。
故事讲完后提问:
小弟弟现在不做漏嘴巴了,做好弟弟了,你们也是好弟弟、好妹妹,对吗?好弟弟、好妹妹应该怎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