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如何写?

这是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故事,叛逆、放荡、残酷的故事,来自少年对社会的认知 。也许因为我自身的年龄、经历的事情,也许我没有主人公如此的愤世嫉俗,书中为了表现霍尔顿的不学无术每句都是满嘴脏话,令我有些遗憾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
不过虽然有这些粗俗词语,但霍尔顿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也正是因为这颗心才让他如此不同,“出淤泥而不染” 。霍尔顿厌恶学校、厌恶人群、各色各样的人,但本质上他是个很不错的人,只是“假模假式”的社会不得不令他心烦 。他并不像那些伪君子一样,屈于种种利益、名誉,最终堕落虚伪着生活着 。不论权利再大的人,也只是这个社会的傀儡罢了 。
他想逃离这个一刻也不想待的地方,甚至想去乡下装聋哑人来摆脱世俗,可做“不食人间烟火”也只能想想而已 。仅此而已 。
霍尔顿最痛恨电影,做作的情节使他头疼,可在百无聊赖时他又不得不迈入电影院;他痛恨玩弄的感情,种肮脏的爱情,可他又做了他痛恨的事情……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太多 。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悲剧的,他的悲剧比任何人都要痛苦 。挣扎的太多,惶恐无助,逼迫做自己讨厌的事情,只是因为他看破红尘、看淡一切,想逃避 。最后,也只好妥协 。
霍尔顿的人物形象也是很讽刺的吧 。
他的幻想是美好的,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就像他的妹妹菲苾、弟弟艾里那样 。在这个喧嚣污浊的世界,也仅仅有孩子拥有花儿般得心灵了 。却也完不成这个愿望了吧 。这个世界被腐蚀了太多太多 。
有时候,比起主人公的“愤怒青年”我更喜欢那个可爱的菲苾 。她虽是小孩子,但比她哥哥更理性 。她懂得做事的轻重缓急,当然也打消了霍尔顿不切实际的想法 。
你的身边,也总会有这种人吧 。像主人公的桀骜不驯,菲苾的善解人意,伪君子的假惺惺,它会使我们引起共鸣 。我想这也是《麦》畅销的最大原因吧 。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 。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 。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 。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惟一真正想当的 。”这是书中主人公霍尔顿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 。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惶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