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读后感如何写?( 四 )
三是解决一个“慎”字 。做人一定要谨小慎微,最忌狂妄浮躁 。一是慎初,就是慎重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要不存侥幸,不越雷池一步 。二是慎为,其实就是解决好行为上的“度” 。俗话说,凡事走在十步之里,也就是在规矩的范围内活动,不会犯大忌 。三是慎独 。这是一个高境界,也很难做到 。难做到就求其次,至少我们可以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没有任何监督和提示的情况下,一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二不做徇私枉法的事,三不做损人又不利己的事 。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一个站得住的人,甚或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节拍的人 。下面一段话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理解别人,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善处顺逆,随缘自适,用舍由时,淡泊名利,安心为本,进退有节,仰俯皆宽 。
子罕篇读后感如何写?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历来倍受争议的一句话 。学术界对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何晏《论语集解》说:“罕者,希也 。利者,义之和也 。命者,天之命也 。仁者,行之盛也 。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
刑昺疏:“此章论孔子希言难考之事也 。罕,希也;与,及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 。孔子以其利、命、仁三者,常人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
朱熹则同意程颐的观点: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谈到:“《论语》中讲‘仁’虽多,但是一方面多半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门的最高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 。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 。孔子生平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还是很少 。诸家之说未免对于《论语》一书过于拘泥,恐怕不与当时事实相符,所以不取 。”
刘宝楠认为“利命仁三者 。皆子所罕言 。而言仁稍多 。言命次之 。言利最少” 。
杨树达分析孔子“罕言仁”的原因是“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义似不同” 。
以上解释均认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应解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在此,“与”被译为“和”的意思 。
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如此断句则把此句解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赞许命运,赞许仁德 。在这里,“与”被译为“赞许” 。
史绳祖《学斋占毕》:“《论语》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古注诸家皆以为三者子所希言,余独疑之 。利者固圣人深耻而不言也……如命与仁,……尝不言 。且考鲁论二十篇问答,言仁凡53条 。张南轩已为诛泗言仁,断之曰言矣 。又命字,亦言之非一 。……孔子罕言者,独利而已,当以此句作一义 。曰命曰仁,皆平日所深与,此自别一义 。与者许也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