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活着》读后感如何写?( 十 )


看这本书的时候,书中主人公的思维、情绪我却能身同感受,福贵痛失最亲,我仿佛就在他身后亲眼所见 。那种绝望得悲痛,却在我胸前隐隐作痛,泪水打湿了半卷纸巾,目光却舍不得移开书面 。我曾经写《姑婆的一生》时,就有博友评论说像余华的《活着》,也许就是因为我身边有这样的悲惨苦难的人,我更能容易被书中的情节故事感染吧!
人这一生活着,虽有太多的不易,但如余华小说的《活着》和真实生活中我的姑婆,他们那样不容易的'人生,内心是多么的坚强,我是无法设想,佩服他们战利生活的斗志力 。我仅仅只是看了一本书,做了一个旁观者,今晚应该难以入眠了 。

初三《活着》读后感如何写?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绝藏,老年做和尚”
——余华
距我第二次看完《活着》已相隔一年多了,前后看了三次,每次心境都翻天覆地 。
这次我看到的是:生与活
生与活是不同的 。
生,是让生命延续的这个结果 。
活,则是生命延续的整个过程 。
全书借富贵的人生,完美的阐述了活的这个过程 。整个过程让我不能释怀,不管多久都不能释怀 。
文末富贵买的那头老牛,让我感到未曾有过的亲切 。
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老牛一样”,如果悲惨是锤,那富贵就一定是那头老牛,而《活着》讲述的就是老牛受锤的过程,这个过程残忍而又绵长 。
【初三《活着》读后感如何写?】从内心来讲,我是拒绝这样的剧情的,但是太过贴切,让我不得不去承认;农村出生的我,从小就听老辈们讲述这文中的那个时代,我很幸运没有吃过树根,树皮和野菜 。
起初,我是很想讲讲自己的故事的,现在细想一下,富贵这样的人都只能算做时代产物的一个缩影而已,活在当下的我们又何足挂齿?

初三《活着》读后感如何写?


活着,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 。哪怕这个世界让你绝望,让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顽强地活着 。这就是生命的本能,是最真实的对生的信念 。
在读《活着》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悲惨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但读完后,我才明白,活着,可能仅仅就是为了活着,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的生命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
一边阅读,一边为福贵的悲惨身世流泪 。同时我也思考,对于我们来说,活着比福贵要简单得多,福贵的痛我们无法切身体会,活着很简单,如果你要追求“怎么活”,那么活着也许也会变得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