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如何写?( 九 )


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 。
二、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句读讲
1、“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 。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 。(学生画后交流)
生:这里用了“哪儿……哪儿……” 。
生:还有“不管……不管……总是……”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什么感情?(崇敬)
那么,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这几句话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齐读)
师: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
(设计意图: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提炼出“高”“直”这一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
过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三、引读讨论14自然段:
1、“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
2”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
3、“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
问: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
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质疑 。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