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的读后感怎么写?

假期里我细细咀嚼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书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味至今 。书中分四个部分:
1、怎样走进今天的学生 。
2、怎样进行班级建设 。
3、怎样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
4、怎样提高自身素质 。
四个内容从学生个体的分析到班集体建设方法指导以至于到关心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即实用又全面,不仅有理论上的阐释,更重要的是列举了生动真实的案例,有成功、有快乐,也有失败、有痛苦,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都蕴含有某种教育哲理,这些往往是以往读过的教育理论书上没有的,而这些“营养”恰恰应当是教育的源泉 。也正是这些“营养”让身处黑云浓雾中的我看到了一丝光明,于是我如饥似渴读起这本书,联系自己班的.实际,我细细打量着自己当班主任这三年,重新审视自己,那些我做的好,那些事情是我没有做的,那些事情我没有坚持……与其说这本书是在教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倒不如说是一本为班主任量身打造的“班主任秘籍”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却让我们理解深刻;没有问答,却让我们心如明镜……一件件生动的案例,不仅仅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方法,更让我们学会一种处事的态度,“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 。”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 。就是这句写在前面的话深深的吸引了我继续阅读这本书,也正是这句话使我想起霍懋征老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是啊,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美好的东西,作为一名教师就是把那些美好的东西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 。我们要走近学生,触摸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
怎样走进学生,文中讲到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融入学生这三方面入手 。其中这个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强强又忘带作业本了,小组长向栾老师报告后,栾老师通过搜书包找到强强没有完成的作业本 。强强羞愧难当,更因为同学们的鄙视产生了不想上学的念头,下午,栾老师通过强强爸爸的话得知强强因为帮家里干活儿而落下了作业,并非有意不做作业 。此时的栾老师也一定是后悔莫及,没想到,戳穿了一个谎言,却伤害了一个学生的自尊 。类似这样的事件在我身上也发生过,假如我提前看过这个案例,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有时候,当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我总是会快速的换位思考,心里总想着,教训一下也好,让他长点记性,引以为戒,却不知,孩子的心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遇事冷静,三思而行,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
通过对本书班级建设和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我有以下几点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