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如何写?

看了老师推荐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本书,才深刻体会到,在教育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真可谓任重道远 。“蹲下来”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态度,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 。怎样和孩子真正成为朋友,在学习、生活,特别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给予帮助,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反思和不断改进 。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对于孩子,他们眼前的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对一切未知的食物都充满了好奇,而往往在大人眼中,绝大多数早已司空见惯 。这时就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耐心,去思考孩子究竟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记得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饭呢?当时我的回答就是简单的“饿啊,不吃饭就没有力气啦” 。现在想想,孩子虽然小,但这个问题充分说明了他当时是有目的性的:不愿吃饭 。其实孩子有时问的问题或者说的话,就是他们当时的一个愿望展示,他们以问题的形式告诉你,是害怕直接提出来被家长予以否决,而我们往往都忽略这一点 。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于是大量的兴趣班、补习班便应运而生,当然这也有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这本无可厚非 。我们则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将一些我们家长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当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做到充分理解 。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已 。记得去年春节,我们让孩子说一个新年愿望,他想了一会却又欲言又止 。这一举动让我们察觉到了什么 。为了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让他写在纸上收起来,并承诺不看,看新年里能否实现 。后来才发现,他写的是“希望少上一些兴趣班,多点时间玩该多好啊” 。这样单纯的愿望让我感触很深 。其实平时兴趣班的途中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愿望,可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都采取了一些孩子其实根本还无法理解的言论加以引导,甚至利用家长的“威严”,予以了“说服”,甚至是“镇压” 。我们每一位家长在这一点上多多少少都会比较专断独行,愿望很美好,但却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小思想,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
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在“和孩子做朋友”方面,我做的相当的不到位,我应该向孩子道歉并努力改进 。就在上周,我们一家带着儿子的表妹一起去超市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追逐打闹,期间儿子由于不小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当时的我因为之前屡次提醒未果而显得非常气愤,便训斥了他,命令他自己站起来,并不允许别人搀扶 。儿子看样子摔的有些疼,但因为害怕还是强忍着自己站了起来 。这只是开始 。第二天送他去上围棋课,我在外面的房间里戴着耳机看着手机等他下课,与他并没有任何语言、动作和眼神的交流 。而就在课间,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有些羞愧甚至无地自容 。大致意思是:儿子在上课时,老师提问或批改作业时,有答错的时候,都会透过隔着的玻璃看一下我,看看我是否注意到他的表现 。最后老师还说了句:看来李彦泽真的好怕你啊 。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这难道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建立起来的关系吗?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大的失败和悲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