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怎么写?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
2、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积累的词语 。
学习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明确目标
1、导入: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俄国作家奥普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明确目标 。(见上)
二、检查字词预习
1、学生汇报自己本课积累的词语(一读)
2、抽查认读本课词语(二读)
3、听写学生易错的词语: 胚胎 祸患 天赋 幸亏 岂止
4、再读词语,(三读),猜词游戏
(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随心所欲)
(2)夏夜闷热,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翻来覆去)
(3)一道数学拦路虎出现了,我左思思右想想,一点儿头绪都没 。
(绞尽脑汁)
(4)上天赐予我的本领、能力 。(天赋)
(5)清亮清凉的,一点儿杂质都没,用来形容天空或湖面 。(澄澈)
(6)它是吊儿郎当的反义词 。(一本正经)
……
三、围绕“发现”,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及学习方法: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小组学习:
a“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b“我”是怎样发现的?(小组汇报)
c发现的结果如何?
学习方法:
a抓具体事例并简单概括
b抓关键词句
c联系上下文
d联系生活实际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完成目标(一)
指生回答:发现是什么?抓关键词“九岁、完全、独立”,联系下文,具体到13自然段内容,反复体味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小作者的自豪喜悦激动 。
(2)完成目标(二)
小组汇报“发现”的过程,相机引导理清文章脉络:
梦中飞行——产生疑问——请教老师
老师解释——继续追问——引出问题
痴迷思索——大胆猜想——发现规律
(3)完成目标(三)
老师讲解——得到证实——因笑受到驱逐
(4)小结板书,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的过程 。
3、学生汇报学习心得 。
四、名言积累,布置预学要求
1、名言积累: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2、预学要求:
(1)围绕“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