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小池》鉴赏( 三 )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杨万里《小池》 [今译]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
[赏析]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
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
”(《人间词话》)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
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 。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
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年)进士,曾任秘书监 。
主张抗金 。
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诗人”或“南宋四家” 。
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
他学问渊博,才思健举 。
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 。
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
[1]
古诗配画《小池》《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
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
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 。
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 。
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 。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作品鉴赏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
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
...
《小池》的古诗及诗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古诗词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
古诗词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