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颐和园牌匾诗词( 三 )


颐和园相关诗词展开全部 御花园花朝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 。
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鱼堂 。
彩燕缤纷先社日,青旛摇曳引韶阳 。
莫嫌花事迟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 。
琼岛春阴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 良岳移来石笈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
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 。
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 。
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暗发浩歌 。
天坛松月 作者:戴梓(清代) 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 。
月明时绕鹊,松老欲成龙 。
古殿浮空罩,晴山落远钟 。
当年禋祀地,短草乱遗踪 。
颐和园 作者:爱新觉罗?溥杰(清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 。
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
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 。
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
颐和园铜牛铭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 夏禹治河,铁牛传颂 。
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
制寓刚戊,象取厚坤 。
蛟龙远避,讵数鼍鼋 。
潫此昆明,潴流万顷 。
金写神牛,用镇悠永 。
巴邱淮水,共贯同条 。
人称汉武,我慕唐尧 。
瑞应之符,逮于西海 。
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
西湖(颐和园昆明湖) 作者:文徵明(明代)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
思归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 。
不尽平生淹恋意,绿荫深处更停骖 。
...
颐和园万寿山的介绍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 。
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 。
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 。
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 。
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 。
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 。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
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 。
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 。
山前有湖名瓮山泊 。
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
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大 。
万寿山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
程世利的诗词,描写山水田园的 。
其一芳草洒晚秋,秋风使人愁 。
丹凤如泪眼,远望临高楼 。
青山云漫漫,大江水悠悠 。
千里明月夜,客船到扬州 。
其二五台生愁云,众山皆白头 。
文珠赐甘露,清水遍地流 。
野花依山路,蝶儿伴同游 。
飞鸿南归日,离人九江舟 。
其三远望千重岭,五老峰最奇 。
蓝天开芙蓉,春风吹红枝 。
西山坠落日,云间归鸟稀 。
明月柔似水,涓涓湿人衣 。
一小官不自由,白蚁政府楼 。
默默如芳草,春风何日休 。
黄岩岛不见,藏南更何求 。
谁比王贾女,卧得万户侯 。
二远离红尘久,读书在草庐清溪红梅静,豆蔻二月初 。
水仙美无比,洛神总不如 。
门前映飞霞,织女巧妆梳 。
三柳岸蝶影疏,破屋菊花居 。
雅态月来赏,抚琴也自如 。
雪夜风散后,孤枕雁回初 。
明日篱笆前,独坐钓龙鱼 。
四江岸雁初飞,携月上翠微 。
一路低头笑,手捧兰花归 。
细雨酬佳节,玉盆栽落晖 。
思想爱花人,孤枕泪沾衣 。
五蝶儿采药去,燕子绕梁飞 。
浮萍铺锦帐,妖桃穿红衣 。
小溪动琴弦,暮雨弄珠玑 。
牧笛石桥过,游子含笑归 。
一危庙起江渚,黄莺歌鹤舞 。
落日朝飞云,采药霎时雨 。
二潇湘水悠悠,岳阳几度秋 。
妃子今何在?长江碧空流 。
三太行顶上游白云自在流 。
黄河落天外,太宗起并州 。
四东篱暮雨后,来往蝴蝶愁 。
深院桃花尽,春事逐水流 。
五飞舟到潇湘,风拥黄鹤楼 。
龟蛇锁落日,江城水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