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吊柿诗词歌赋( 二 )


豪游金买笑 , 怜乞血殷颡 。
回答者: jianbo1105 - 秀才 二级 9-26 01:13中国古典园林滋生于东方文化的肥沃土壤中 ,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 , 许多园林的建造借助文人和画家 , 由于这些人的参与 , 在建造园林时 , 他们将自己独特的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的建造中 , 中国古典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浓厚感情色彩 。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特别是山水画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外师造化 , 内发心源”被造园者巧妙地运用到造园艺术中 , 再加上造园者自身感情的倾注 , 并受当代社会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 崇尚自然 , 追求虚静 , 逃避现实和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 , 努力营造一种“清净无为”“息心去欲”的境界 。
中国古典园林汇集了诸多的元素 , 为塑造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 浪漫飘逸的风度与质朴无华的气质和情趣 。
在方寸之中达到避凡尘 , 脱世俗 , 遨游名川大山 , 寄情于山水 , 达到本于自然 , 高于自然的理想境界 , 使游人富情于景 , 园与人情景交融 , 触景生情 , 创造出极高的艺术境界 。
尽管园林中的山水草木 , 花鸟鱼禽大同小异 , 游观者却因各自的身份、处境和心情有别 , “会心”寄情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 但万变不离其宗 , 那即是“会心处不必在远” 。
从一草一木 , 一鸟一鱼的自然生态中悟出了天人合一、观物达理的永恒韵律 , 正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动的自然景色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净化 , 而园林的构思和形成已远远超出了文人以园林自乐的狭小范围 , 而形成了人类躲避尘世、享受平等的大同世界 , 尽管它是诗人的一种幻想 , 但意义和影响却十分巨大 。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得玄即真的最高境界 , 造园者借助园林中的景物来衬托人心中的喜怒哀乐 , 以中国诗词和绘画来衡量造园艺术的成就 , 并追求造园意境的深远 。
对境界的追求 , 中国古典园林由来已久 。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 , 同步发展的 。
注重神品和韵味 , 并在造园中追求山水诗那种蕴含神往的境界从而达到“池塘生青草 , 风柳变鸣禽”或“千岩竞秀 , 万壑争流 , 草木蒙笼 , 若云气霞蔚”这诗一般的境界 。
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诗情画意一般艺术境界的同时 , 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巧妙地融入造园中 , 并借助松柏、古梅、美竹……创造出令人神往的太虚幻境 。
历来游人在观赏江南古典园林中受到启发和联想 , 他们在游历中品味“晚年秋将至 , 长月远风来”的诗意或借助宋代大文豪东坡居士“与谁同坐?清风 , 明月 , 我”的诗句以抒发出一种高雅的情操和深远的意境 。
江南古典园林刻意追求虚幻空灵 , 力求完美地创造出风拂香四溢 , 云化雨落地 , 红裳绿盖 , 花气袭人知骤暖的回味空间 。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注重“景无情不发 , 情无景不生” 。
在借助自然山水的形式美的同时 , 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
当置身于江南古典园林中 , 你不仅要靠五官去品味古典园林的娟秀和婉约 , 更要用心领悟或想象园林中所特有的诗画意境美 , 感受春夏秋冬、雨雪雾晴中不同的景观美 , 让自己凭感觉可以感悟物质空间升华到成为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
江南古典园林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 , 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等感官变化 , 此外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 , 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园林空间的意境 , 并深深地影响到人的感受 。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千年的封建禁锢和宗教法统的深远影响 , 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大多含蓄、隐晦 , 创造中追求引而不发、显而不露那种耐人寻味的意趣 , 并刻意营造“深山藏古寺”和“桥头竹林锁酒家”的深远意境 。
江南古典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独立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