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大全100字( 七 )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
,“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
这是指春,也兼指人 。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
4 问刘十九 白居易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 。
此诗堪称典范 。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 。
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 。
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 。
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
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 。
5 渔家傲 陆游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
”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 。
“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 。
“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
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 。
“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 。
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 。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 。
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 。
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 。
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
6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 。
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
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 。
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 。
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
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 。
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 。
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
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 。
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
7 望洞庭 刘禹锡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
8 山居秋瞑 王伟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

【诗词鉴赏大全100字】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