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词创作教学视频( 六 )


估计《平水韵》的广泛流传应该是元朝的事 , 但用来解读唐诗宋词中的用韵总比普通话强得多 , 因为普通话已经取消了“入声” 。
解读元明以后的诗词则更没问题 。
由于古时候没有统一的普通话 , 估计文人们除了会“京腔”的 , 就是一口家乡话 , 所以诗中的字发音会有差别 。
但是 , 用《平水韵》判断字的平仄问题不大 , 您不妨收藏一册 , 很方便 。
但是 , 您看了各韵部就会知道 , 世界上已经没人会念了 。
呵 , 有些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仍然坚持用谁也不会念的平水韵做诗词联 , 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皇历老观念了 。
汉语一直在进化 , 诗词联若不与时俱进 , 早晚会象很多传统剧种那样没落 。
由于诗词都有平仄要求 , 尤其是必须用韵 。
完全按《平水韵》做诗词联 , 会让解放后出生的几乎所有读者莫名其妙 。
建议您您可以收藏一册《中华新韵(十四韵) , 学写诗词很方便 。
古诗词创作感想旧体诗词写作浅议旧体诗词 , 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唐诗宋词中的名篇佳作 , 琅琅上口 , 易读易记 。
一两句精辟的诗词句子 , 可以蕴藏着很深的哲理 。
我自幼受到它的薰陶 , 一直很喜爱它 , 虽没成大器 , 但阅读欣赏和写作旧体诗词 , 一直是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近日 , 受命编选一部诗词选 , 读了很多来稿 , 对旧体诗词生发出一些感慨 , 遂写成这些文字与之商讨 。
从来稿中得知 , 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还不少 , 说明旧体诗词还有它的生命力 , 在当代可以与新体诗“并肩前进” 。
来稿中有不少格律 , 严谨、意境深邃的佳作 , 这些作品的作者多为老年人 。
但不容乐观的是 , 中青年作者虽也不乏佼佼者 , 但多数不是不合格律便是没有意境 , 只是文字堆砌 。
有的作者可能自知律诗难写 , 故不敢冠上“律绝”字样 , 以为这样便可不讲究平仄 , 每句五字或七字便可 , 有的还冠以“古绝”“古风”字样 , 以为就可不讲究平仄了 。
须知 , “古风古绝”虽来讲平仄 , 但有个起码要求:顺口 。
而来稿中出现了不少四连平四连仄的句子 , 读起来十分拗口 , 有的在单句(三、五、七句)还用了平声字 。
我读过很多竹枝词、山歌 , 那些原创的民间作者们 , 他们也许不懂平仄格律的理论 , 但他们“唱出”的作品却合乎格律 , 抑扬顿挫 , 起承转合 , 十分顺口 , 极少出现四连平、四连仄的 。
而我们一些年青初学作者 , 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基本常识 , 写出一些读得拗口之作 。
有个署名作者身份是社科院副教授的“七律” , 全诗56个字 , 竟有14个字不合格律(除开可平可仄的不算) 。
我真感到“隔行如隔山”:这位作者可能在社科研究上是权威 , 但写成这样的“七律”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
另有两首“满江红”作者“自报家门”是助理研究员 , 据称一首原载北方一家副省级报刊 , 一首曾在本省一家报纸上发表 。
同样 , 每首字 , 其中一首有30个字不合律 , 另一首19个字不合律 , 两首有七字不合韵 。
你不采用他 , 他可能有意见 , “副省级的报刊都用了!”这就值得做编辑的引起注意了 。
现在在报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词 , 我想原因可能就是许多初学诗词写作的人 , 以为只要对照唐诗宋词中的某词牌作品 , 某句某句多少字填够便可 。
殊不知 , 每种词牌除了规定每句多少字数之外 , 那个位置的字是平是仄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
出现不合律的词作登载在报刊上 , 除了作者不懂词的格律要求之外 , 可能有的编辑也不懂 。
不懂不奇怪 , 编辑不可能是全才 , 不可能是万能 , 但“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你不知道就要问知道的人 , 找不到现成的就找“哑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