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奔向光明的诗词( 三 )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
争奈乍圆还缺 。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
一轩明月上帘栊 。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
情脉脉,意忡忡 。
碧云归去认无踪 。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
觉翠帐、凉生秋思 。
渐入微寒天气 。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
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 。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
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关于法律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律法有“民刑不分、诸法一体”的特点 。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古代的法律大多是刑法,因此,诗人与法律的相遇往往是悲剧 。
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曾在《五蠹》写下“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前五个字用来形容中国古代的文人阶层的确是再恰当不过 。
儒士除了忠君爱国之外,有着自身关于“修齐治平”的信仰与抱负,一旦这一价值取向与君王的专制相左,儒士常常不愿屈服强权,于是“诗法之战”便爆发了 。
一、诗法之战 唐宋诗人多揭发抨击官员腐败 (1)白居易的《歌舞》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最后两句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杜诗写的是贫富差距,白诗的“秋官”和“廷尉”则直指司法官员 。
秋官本为《周礼》中官名,后世用以代指刑部的官员;廷尉是掌管刑狱审判的官员,从秦汉至北齐一直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唐代相应的官职是大理寺卿、少卿 。
(2)晚唐著名诗人曹邺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 。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 。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
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
仆隶皆分散,单车驿路长 。
四顾无相识,奔驰若投荒 。
重门下长锁,树影空过墙 。
驱囚绕廊屋,(角戢)(角戢)如牛羊 。
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床 。
敲枷打锁声,终日在目旁 。
既舍三山侣,来馀五斗粮 。
忍学空城雀,潜身入官仓 。
国中天子令,头上白日光 。
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 。
恐孤食恩地,昼夜心不遑 。
仲夏天气热,鬓须忽成霜 。
社鼠不可灌,城狐不易防 。
偶于擒纵间,尽得见否臧 。
截断奸吏舌,擘开冤人肠 。
明朝向西望,走马归汶阳 。
其中对基层司法恶行有着清晰的洞察: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
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
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床 。
敲枷打锁声,终日在目旁 。
(3)苏轼《寄刘孝叔》有:“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